道教灵符网

葬书问对原文/白话文-赵汸(元)

日期:2023-10-5 20:35| 发布者: 童子命化解网(tongziming.com)|




问:道理虽然是这样。《葬书》所谓的反气纳骨以荫所生者的说法,固然包含在其术之中了,为何又和夺神功、改天命的说法一样遭到斥禁呢?



答:本骸得气则使遗体受荫,是气机自然的反应。但是,吉地不容易找到,而想全吉的地方更是难寻。真正的葬师很难遇见,而有本事的葬师更少,这说明地理风水的明晦用舍,以及选择葬地的是非得失,其中的相差有天渊之别。现在说:君子能夺神功,改天命,为何不深思熟虑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呢?孔子说:不知天命的人不是君子,这难道是《葬书》所说的君子吗?  



又日:

然则今之名卿大家,

其先世葬地多验,

如执券取物,

至其盛时竭力以求辄无所得,

或反倍谬取祸,

岂亦分定者不可推移邪?



对日:

不但如是而已,

夫家之将兴,

必先世多潜德阴善,

厚施而不食其报。

若是者,虽不择而葬,

其吉土之遇与子孙之昌,

固已潜符默契,

盖天畀之也。

后世见其先之兴盛,

而不知其所自来,

于是妙贪巧取,牢笼刻削,

以为不知何人之计,

则其急于择地者,

亦植私窥利之一端尔,

其设心如是,则获罪于天,

而自促其数者,多矣。

择而无得,与得而倍谬,

岂非人理之显著者哉?   



【白话释意】 



问:今天的名卿大家,其‘先世葬在吉地多得应验,就象执券取物一样。但在他们全盛的时候竭力去寻求吉地,却往往毫无所得,甚至仅而倍谬取祸,这是不是由于名分已定而不可以人力推移改变的原故呢?



答:不但是这样。大凡一家人将要兴旺,必定是由于先世多做潜德阴善,厚施而不望报等善事。如果真是这样,则其人不必择地而葬,而会葬在吉地和子孙昌盛,固然已象潜符默契那样必然,这是由于上天给他的阴德的报应。后人见到前人的兴盛,却不明白其中原因,于是妙贪巧取,牢笼刻削,以为外人不知是何人的计谋。即使是急于选择吉地的人,也有着植私窥利的动机。他们的用心是这样鄙下,就会得罪上天,从而自己缩短自己运数,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。选择吉地而不得与得到吉地而倍谬,难道不是人理的显著者吗?  



问日:

然则大儒朱子亦有取焉,何也?



对日:

大贤君子之事不可以常人类论。

古者三月而葬,凡附于棺者,

必诚必信,

地风水泉蝼蚁之为患至深,

善腐速朽之藏如委弃于壑,

盖时有定制,民无得而遗焉,

皆昔人知之而无可奈何者。

伊川程子谓死者安则生人安,

乃自后世择地而言。

其自然之应尔。

朱子之葬必择地亦日为所得,

为以自尽夫。

必诚必信之道而不失程子之意云尔。

然而君子之泽未尝有加于报施之常,

则其托斯事于季通氏者又岂有所歆羡期必也哉,

固非可与常人类论也。



【白话释意】 



问:为何大儒朱熹也做过选取吉地的事情呢?  



答:大贤君子所做的事情不能和常人一样看待。古时候的人死后三个月就下葬,凡附于棺内的东西,必诚必信,因为地风水泉蝼蚁能够使善腐速朽的东西如委弃在沟壑一样。因为当时对葬礼已有定制,百姓无得而遗,这都是昔人已经知道但又无可奈何的事情。伊川的大儒程子曾说:下葬能使死者安则生人亦安,就针对后世因为择地而延期下葬带来的弊病而言,主张要顺应自然。朱子的葬事必须择地而后行,也说是为所得为,以自尽必诚必信之道,并没有违背程子的主张。然而,君子的福泽并没有比常见的报施有多少增加,即使他将此事托给会择地的季通氏,又那会是有所歆羡而期望必得的想法呢?所以说不能与常人的行为相提并论。



问者又日:

死葬者生人之所必有,

而大儒君子所为,

乃后世之标准也。

故世之论葬地者,

必以朱子为口实,

则仁人孝子之葬其亲,

地不可无择也,明矣。

今物理之难明者,

既如彼,

而得失之悬于天者又如此,

则所谓为其得,

为以尽其必诚必信之道者,

将何自而可邪。



对日:

死葬以礼,祭之以礼,

敛手足形还之葬。

与葬以天下一也,

故丧具称家之有无,

夫吉地之难得,

岂特丧具之费而已哉。

先王制礼致严于庙,

以尽人鬼之情,

而藏魄于幽,

以顺反原之变,

其处此固有道矣。

积善有余庆,积不善有余殃,

秦不及期,周过其历,

祈天永命归于有德,

而心术之坏,气数随之,

此必然之理也。圣贤岂欺我哉。

学士大夫秉礼以葬亲,

本仁以厚德,明理以择术,

得失之际,观乎时义,

而无所容心,

则庶乎不悖于性命之常,

而无憾于慎终之教矣。

岂非先哲之志,而君子之道哉。



QQ:915790790|赣ICP备11005942号-14|童子命,童子命查询,化解,八字排盘-易善算命网 ( 赣公网安备 36028102000015 )

GMT+8, 2024-5-20 08:38 , Processed in 0.069689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返回顶部